第167章 参展前的准备(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596 字 2022-12-10

一转眼,胡杨在北清已经旁听半个月了。他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在北清的院系之间飞驰。

真的是在飞驰,他要听得课太多,必须要争分夺秒才行。

为了显得没那起眼,胡杨专门给自己配了一副大黑框的眼镜,头发也基本按照随缘的方式整理。

这个造型在大学里非常的普遍。基本上十个男生里有九个是这样。

不管是伪装普通,还是和周围得学打成一片,都是胡杨最擅长的。

对胡杨来说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学习。胡杨虽然预估过这其中的困难,但他面临的问题的确超过了预估。

胡杨的记忆力是天才级的,但那是靠技巧和训练换来的。纯粹以智商而论,他也就是个比较聪明的人,但远没有的达到天才的级别。

同样以智商而论,他的这些同学们几乎都是天才级的。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本就含金量极高。而北清又是这么一座国内顶尖大学,那更是优中选优。

而在北清,又以数学和物理这两个系盛产妖孽。

那真的是天才遍地,妖孽横行。

旁听的这些天来,他可是深刻的感觉到了智商的差距。如果不是心理承受力强,胡杨估计早就抑郁了。

胡杨虽然是旁听生,但北清的老师和教授们并没有对他区别对待。胡杨在课后提出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有几位老教授还专门抽出时间给胡杨补了几堂课。

要知道这些老专家都是搞研究的,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宝贵。光是这份师德,也值得胡杨好好学习。

对于杨来说学习的难度很大,压力很大,但进步同样很大。

学习的难度比他预期的要大,胡杨需要花费的精力就更多。好在身边的人都很可靠,这段时间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管冲还留在德国,那边还需要一个能镇得住的人。而香港这边,管冲都是通过电话遥控。那组人被他调教的不错,现在用着都没问题。

日本久保田公司已经在香港提起了上诉。这关系到的是企业的信誉。一个企业的信誉也并不只是信誉本身,更能直观的体现在股票层面上。

而一旦对股票产生了影响,那就不再是几万块的事儿。正如一个多月前周安雄所说的那样,胡杨是在用一个只有几万块的杠杆撬动一个身价万亿的大型集团。

就在官司的第一次判决结果出现之前,管冲就已经安排人申请了几十个户头。

判决结果一下来,日本久保田公司在香港股票立刻下挫。加上之前因为香港97回归的消息,而整体震荡的大盘。久保田的股票一路挂绿而下,只差一线就要跌停。

管冲控制的这十几个户头,就在此时开始小规模的吸纳久保田公司的股票。他们的动作不大,主要是不想引起市场的注意。

久保田公司这样的企业,过往的履历很好,财报和年报都很漂亮。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抄底的人恐怕不会少。

香港这边的资金刚刚从德国那边得到了补充。捕猎纳粹的获得的奖金中,抽调了一部分转到香港,专门用于这次操作。

这次胡杨和管冲的观点很统一,给他们的任务就是短线操作。

抄底的人多,股价自然会很快反弹。快进快出,就能迅速滚大手中的资金。这个过程大约不会超过两天。

随着久保田公司的上诉被受理,股价也会随之回升。不过这也不会持续太久,胡杨对久保田公司还有其他的准备。

在这期间发生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华夏集团旗下又多了一个劳务输出公司。主要的业务,就是向海外输出劳务人员。

当然,这肯定不是一个普通的劳务输出公司。输出的劳务人员,也肯定不是普通的劳务人员。

八十年代想要出国打工,可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不说手续麻烦,还有很多的限制条件。一般说来就两条出路。一是海外有亲属或者关系,二就是靠劳务输出公司。

胡杨搞一个劳务输出公司,肯定不是为了从他们身上赚点手续费。实际上,全部费用都是由华夏集团出的。

这批一共有三十个人,基本都来自沈阳。他们可不是普通人,是胡杨专门让邢鹏和孙福生在高级技工中选出来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