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第二个协议(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68 字 2022-12-10

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巴黎卢浮宫,再次进行了谈判。经过了一个并不算愉快但很短的过程,新的协议《卢浮宫协议》就诞生了。

《卢浮宫协议》主干就是规定要求日本和西德等实施刺激内需计划,美国进一步削减财政赤字;g7国家加强外汇市场“干预协调”,保持美元对日元和马克汇率的非正式浮动区,如果汇率波动超出预期目标5%,各国要加强合作干预。

广场协议要求日元马克升值,本来想法是为了刺激美国出口,平衡贸易战,谁知道国内资金一看要贬值,纷纷比赛出逃,最后呈现出美元加速下跌的态势。

美国政府不高兴,要求日本和德国降息,加大财政赤字,让美元不至于过快外逃,尽量保持汇率均衡。于是后来有了七国卢浮宫协议。

严格来说这只是六国协议,因为意大利最终并没有在协议上签字。这点上还真的是非常有意大利国家特色。为什么这么说?回顾下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表现就知道了。咋

关于这个新的协议,李亿峰也给出了新的解读。但那个满是经济学术语的论文太晦涩难懂。于是胡杨就给他翻译成了更加接地气通俗所说法。

在李亿峰看来,《广场协议》并非针对日本一家。是资本主义阵营里的老大按着四个最有钱的小弟,进行的无差别打劫。

而到1987年美国发现自己的赤字不仅没有减少,日德从财报上来反而看还有上扬的趋势。于是再来一个《卢浮宫协议》继续力度更大的打劫。

关于新协议的推行结果,李亿峰的预测是美国应该可以靠这个新的协议,真正的遏抑他们的贸易赤字。但这个代价也是非常明显的。打劫小弟的事情短期内恐怕是不能再做第三次了。

在这里,李亿峰特别提醒大家,而需要关注美国国内股市对于这个新协议的反应。

这再次印证了那个不变的道理,政治和经济是分不开的。从广场饭店到卢浮宫,美国都表现出了并不十分好看的吃相。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就可以在国际关系中这般为所欲为。

关于这个问题,李亿峰会用复杂的经济学模型向你证明,美国现在就是世界经济中心。维持美国的经济稳定,就是在稳定世界的经济。

g7的成员国也都是基于这个理由,才会愿意帮助美国。作为经济和政治上的紧密伙伴,帮助美国也等于帮助他们自己。

而这个问题如果让胡杨来回答,他会很简单的用一个名词“国际结算货币”来作为答案。

这个名词就是胡杨在讨论《卢浮宫协定》之后专门想要跟大家普及的知识点。能解释清楚国际结算货币是什么,也就会让大家对于国际贸易有几本的认识。

今天参与讨论或者说来听课的人要比上次多。而罗鹏程和罗专家没有来。这是很正常的,高层不可能会缺少国际经济政治方面的真正专家提供意见。

上次罗鹏程和老罗与其说是来讨论的,倒不如说是来听课的。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会偶尔出现在最后一排的听课老师那样。他们不是来听内容的,而是来听思路的。

随着华夏科技的海外业务增多,胡杨希望自己同志们能多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方面的常识。这个国际结算货币就是个很重要基础常识。

众所周知,现在国际结算货币是美元。而在美元成为全球结算货币之前,有过葡萄牙银币、西班牙银币、荷兰盾、英镑,这些货币走上历史舞台都是依靠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统治性地位维持的,当然也就随着各自国家实力的衰微而让位于后来者。

在硬通货时代,国家贸易实力对本国货币地位的作用是辅助性的,首要的是这种货币。

比如西班牙银元,的确是真金白银,而且贸易的参与者相信西班牙商人或者西班牙铸币的信用。贸易实力只是一个把这种货币送到世界各个地区的手段。

在这里胡杨用美元之前的国际结算货币英镑来作为例子。英国和美国的关系自然是千丝万缕,有很多可以对照东西。

英镑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时代,正是英国皇家海军所向无敌统御四海的时代。而英镑退位美元上位的时候,也正是美国的军事实力称霸全球的时代。

美国在二战中所表现出的强大军事实力,工业制造能力以及贸易能力,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而作为唯一没有被打烂工业基础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