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2.评析五部电影,讲一道命运的三选题(下)(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泓烧鸭影视与动画评论类文章合集 ”查找最新章节!

——书接上文:

4/5:《大鱼海棠》

当我的梦想,需要牺牲很多很多时,我又该如何呢?

《大鱼海棠》是一部上映于2016年的,由梁旋、张春执导,季冠霖、苏尚卿、许魏洲、金士杰等配音的奇幻动画电影。讲述了掌管海棠花生长的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在天神湫的帮助下与彼此纠缠的命运斗争的故事。

该片在上映后入围了多项大奖,并于次年荣获了第14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画电影金奖、第15届布达佩斯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奖等。

而讲到这部片子呢,同学们可就精神了。

争议就来了,就很有得聊了。

怎么说呢?这部动画从上映到现在呢,在整个国产动画市场内的评论风向,一直呈的是一个“两极分化”状态。在哔哩哔哩上它的评分仅有6.5分,在我看来呢……这倒是给得有点过低了。

觉得它分高的同学,应该都是被它的画面、音乐与声音所震撼到(《大鱼海棠》的配乐是日本音乐家吉田洁),是国产动画,尤其2d动画近许多年以来,一次划时代级别的突破。

它的出现就仿佛《大圣归来》一样,象征了国产动画在历经羊熊之辈的沉寂后、一次响亮的王者归来。

至少在它刚上映那阵子,主要是上映前,确实是有些轰动的。

许多人都开始在网上自来水,拿着梁旋、张春两位导演十二年前的一部flash动画来盘点这部动画历尽的辛酸。

而觉得它分低的同学,无非都是被那堪称“硬伤”的、“玛丽苏”的剧情,以及女主角椿那甚至令许多人觉得“婊”的人设,从而觉着大失所望的。

在我鸭某人看来,倘若抛开剧情不谈,《大鱼海棠》一定是一部很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

然而可惜的是,对于任何艺术作品而言,剧情都是它的骨架。

连骨架都架设得歪七扭八的话,那外表再是华丽显贵,也无非是给它平添几分虚荣而已。

四年前去电影院的时候,《大鱼海棠》带给我的震撼还是很大,但和屏幕前的绝大多数同学们一样,我也只是被它的画面、音乐与声音所震撼到,以至于当时都完全没怎么去深思过它的剧情。

直至前段时日才在影院回顾过后,发现也确实有些硬伤。

那么既然这篇文章、是要借这些影片中的故事,来向大家传达这个思想,那么我们也就不再过分赞誉它的其它方面,而专挑它这硬伤的剧情来讲吧:

当我的梦想,需要牺牲很多很多时,我该如何呢?

在网抑云音乐的《大鱼海棠》原声音乐专辑热评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老实说,怀着一颗现实的心是看不了这部电影的,你得带着梦看。进了梦的人,明白它的坚决和感动,清醒的人,嘲笑它的虚妄和做作。”

好吧,有一说一,确实。

这句话也许能用来诠释槽点满满的世界观与角色设定,但可还是填补不了剧情上的硬伤的。

你要说做梦,很多同学都会做梦。

但是梦,毕竟是虚拟的。既然有历经十二年的艰辛,那你们应该能想象得到,从那部flash动画开始,整个《大鱼海棠》就从来不是通过做梦能完成的。

只可惜我们的女主角椿,被设定为了这样一位很会发梦的少女。

这部动画电影最被人所诟病的部分,八九不离十,应该都是椿那一次次玛丽苏级别的发言与所谓略婊的三观吧?

有一说一,确实,我看的时候虽为椿的坚持报恩与孤独追梦行为感受到一丝理解,但更多的我,还是单身了十八年(当年看的时候)后看到了湫,那深入骨髓的心酸与替他不值。

当然我肯定不是天神就对了。

《大鱼海棠》的世界虽然足够梦幻,但正如多数负面评论所说的一样,整体的故事剧情、女主椿的三观都过于玛丽苏化,过于琼瑶化了。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椿的行为从头到尾无疑是都自私无比,只为了自己报恩的一厢私愿,令周围的人们为她牺牲了太多太多。

鲲的死,爷爷的死,双头蛇的死(?),廷牧的死,湫的死,以及无数被倒灌而下的海水所淹没的村民们的死,季节的暴乱,整座围楼山村的倾塌……一切的一切,责任都得归咎于她的身上。

脆弱且幼小的她,是根本背负不起、偿还不起的,她却也就这么不考虑后果的一意孤行而去,为了能让鲲长大、能飞回人间,从而不惜一切代价(虽然代价都是别人帮她出)。

然而,倘若她真的把自己献祭在海棠树里了可还好说,剧情在这里结束就不会如此多的差评了。可惜编剧梁旋就非得再砍湫一刀,让湫牺牲自己、将她复活,化作风雨把她送往人间而去,成全椿与鲲返回人间后的生活。

这份恩,她可是再也无法偿还了。

老铁们,请问湫这样做对吗?

觉得对的老铁们麻烦把“真爱”扣在评论区里,谢谢老铁们,我先泪为敬。

那么大家也都看到了,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成全自己的私愿,这样与“侠义精神”完全相反的做法的下场与结局,能是怎样呢?即便是在电影里的世界、都已无限被人所排斥,在电影外,更是让这部作品评分径直下降……

椿的行为从村民到观众,是令很多人都看不顺眼的。

我甚至觉得有可能,整部片本来该是9.5分,但因为女主的三观、行为等设定,导致了因她一人,而被扣掉了3分。

老铁们,请问椿这样做对吗?

椿的三观与行为虽然饱受争议,但有一点我们却不可忽视,就是爷爷、奶奶和湫为她的牺牲,都是他们自愿的。这种东西就像所谓的养育之恩一样,我们是不能选择、必须接受,且也偿还不起的。

而且影片中爷爷的一句台词,也着实成了很多椿的支持派用来辩驳的观点:

“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

我不得不说,这句台词可真的太自私了。

或许成年人的世界里确实不存在对错,可是呢,善良要如何说起?有谁来衡量标准,谁来定夺呢?

东汉末年分三国,每个人都想结束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让生灵免受涂炭之苦,这份心都很善良吧?

可是呢,诸国诸侯们却是善良到为了这个目标,争锋厮杀了近百年之久,死在战场上的人更多了……

这时候,还能说他们是对的吗?

这句台词已经幼稚到看起来是太不像是一个遍历世事沧桑的老爷子能讲出来的话了,乃至于有点到了崩人设的地步。

再加上椿,从初心到行为,好像也一直就不曾跟“善良”挂钩过,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能回报鲲在人间的救命之恩的私欲而已。她或许到最后真还了这么区区一个救命之恩,可是她因此欠下来了更多的救命之恩,又该怎么办呢?

她的结局是去到人间,从此跟鲲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这大概就是大部分对《大鱼海棠》提出负面评价的同学们,对她主要的黑点吧。

反正我是这么想的,要是她死在海棠树那了,就可以没那么多黑点,姑且可以原谅。

哔哔这么长,都哔到这里了,想必同学们也看出我的意思来了。

我是很理解椿这种孤身追梦、不被周围任何人所理解的感受,但是,我仍是并不支持她这样通过牺牲他人、来成就自己追梦的行为。早在爷爷为了救湫而转移毒素、导致死去的时候,她就应该停下了。

是她不顾他人的自私与固执,最终害了这些所有因她而牺牲之人。

这种做法,与我一直以来所秉持的“侠义精神”是完全相悖。我能同情她的想法,但我不会选择她的做法。

这其中已不知有多少人是永世不得超生了,而她却能去到人间,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还活了一百多岁……

所以,我不赞同椿的做法,我不认为那是对的。

我替湫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值,也不觉得那是应该的。

我更觉得海棠树爷爷的发言有些崩人设级别的幼稚,也并不赞同,所以就更不认为那是对的。

而这些,就是我鸭某人最终,对这部动画电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回答了。

至于同学们如何看待,如何理解,那就由同学们自行定夺了。

5/5:《星际穿越》

当已失去的梦归来,我是否能放下肩负的重责,再次上路?

噢,终于点明主旨、首尾呼应了,终于到最后一部了,终于放上压轴戏了;

《星际穿越》是一部上映于2014年的,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及迈克尔·凯恩等主演的科幻冒险电影。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研究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太空旅行的极限,到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该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效与第6届韩国年度电影奖最佳外语片两项大奖(提名和入围倒是挺多的,怎么获奖却出奇意外的少?)。

我相信所有在屏幕前的读者同学们应该都公认同意,就这一部电影,同上文提到了的四部相比,就足可是“一部更比四部强”吧?

在整个电影产业动辄便怎么高新技术反复冒出的这个新世纪,诺兰导演用70mm胶片,拍摄了出一部不是3d、却胜似3d的imax大片。前段时间重映,我去电影院回顾之时,那效果真是把我震撼得快原地爆炸了(褒义)。

尤其是在永远等着要人去拯救他的马特·达蒙在要强行对接开门之时,那瞬间爆炸后又戛然而止的声效,竟差点让我引发耳鸣。

这部片光从画面、声音等视觉效果上所该拿的奖,就远不止两个了……

更别谈它所涉及到的专业物理理论,人物虽少但却纠葛复杂的关系与情感、及其中所深刻蕴含的哲理,那首在这篇文章起始所提到的诗,以及最重要的,也是我今天所主要拿出来讲的。

剧情当中,跟这道三选题,有关的部分。

与上述四部电影的剧情里,总能或总只需直白的选择不同,在《星际穿越》里,身为前nasa优秀宇航员与工程师的男主角库珀所拥有的,是曾经因一次坠机而失去的、如今早已模糊不堪的梦想,与随着因重病去世的妻子一道离去的爱,他唯一剩下的,就是在面临着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在天灾之下勉强过活的这所困顿之家了。

电影的开局,就是那场虽然已过许多年,却仍反复不断困扰着他的那场坠机噩梦,因为在错误的时机进行减速,他亲手酿造了那场悲剧。

事后虽离开nasa多年,这个心结却是始终没有放下。

我们也能从他再次发现nasa之前的日常生活中看到,即便已经离开,可他作为工程师的本事还是在的,像诸葛亮一样帮邻里乡亲改造农具,自制方便快捷的收割机,几分钟内用一台笔记本干扰了一架印度无人机的信号并得以对其进行掌控等等……

也许这可以理解为,他的梦想从来没有随着坠机与离开nasa而消失,只是将它淡化到了柴米油盐的生活里而已。

但是那一天,一场沙尘暴,一次引力异常,让未来处于五维空间的他给自己送来了空间站的坐标,让他踏上了这场重寻梦想的旅程。

可是,也正如题目所说:

“当已失去的梦归来时,我们能放下所肩负的重任,重新上路吗?”

库珀不是椿那样的发梦少女,他一位因经历过坠机而失去梦想、因经历过丧妻而失去爱情,而只剩下家庭的一名父亲。他深刻的明白,自己肩负的重责有很多。这时并不同于其他人,不同于所有人,摆在他面前的选项远不止三个,而对于每个选项、他所需要面对与承受的,也都比常人沉重许多。

他是个父亲,可他所面临的,却是为了全人类之存续的计划,而出发前往宇宙寻找新星球的探索。

作为父亲,如果他选择去,那就意味着他将抛下岳父与子女,从此分隔不知多少年才能相见……甚至不知能否再相见。

作为前nasa优秀宇航员与工程师,如果他选择不去,那就意味着他所抱蕴的大才将可能随着全人类的消亡一道殒灭,不再有之后的库珀空间站,沉眠于太空的曼恩博士也将得逞、带着自己的研究结果成为下一颗星球的创世神。

他所需要考量的,担负在他肩上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当然,正如《蜘蛛侠》中那句经典名言所说的一样:“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库珀既然是优秀的前宇航员与工程师,他所拥有的才能就注定了他这一生、命运不会给他开出简单的题目了。

而像库珀面临的这种题目,就不是我们凡人所能选,甚至所能去思考的了。

这是一道超纲的难题,这也许是我们屏幕前所有的读者同学们,此生都不太可能面临到的题目。

也许像这样的超纲大题,我等凡人此生都不会有那个机会去遇到、去思考、去选择。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这位普通的父亲,在他进行一番思考之后做出的选择中,看到他那时的想法后,再来用于思考我们自身。

我们把题纲缩小一些,减小到不再是全人类之存亡延续那么宏大的范围,而是只是自己。

只有我们自己的梦想,我们的爱,我们的家。

不错,比《寻梦环游记》里两相冲突的情况更为成倍式复杂的,就是《星际穿越》这样三相,甚至可能更多相的冲突。当梦想,爱,家,责任,义务,乃至是更多的,比如仁义道德,再到法律……

当这些不幸冲突了,成为了一道比三选题难得多的难题,来到了我们面前时: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对于这个疑问,相信很多同学看到,都会颇有思考。

或许会有人说我杞人忧天了,有些同学尚且连自己的梦想都还没有找到,何来谈得上去思考倘若遇到这番冲突的情况?又或是可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不必对未来考虑过多,诸如此类的话……

是的,电影里的库珀当时,就是不曾担心过,而突然遇到了而已。

“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真的存在吗?

既然我们永远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那么提前为之思考、进行规划,甚至付出行动……

怎就成了贬义的意味了呢?

人的一生既然如此短暂,既然永远都有尽头,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浪费、还不趁着清醒多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事呢?

为什么不就此去寻找到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完成什么事,是成为什么人,还是让自己的爱得到实现,总之赶紧去为之耕耘、一往无前的付出努力,做出我们自己对这道选择题的解答呢?

这个问题难道没有面临到我们面前吗?

可是五部电影这么看下来……难道同学们还没感受到,这道题它不正是一直就在,只看我们何时下定决心去抉择吗?

我们或许能从五部电影里,学到要珍惜眼前人、学到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学到既然选择了梦想就要敢于坚持不懈。

我们唯一剩下需要学到的,就是去做出自己的抉择。

生命,也许正如一次去往米勒博士所负责之星球的旅行一般,我们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什么也没带走,反而留下了遗憾。当一切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这趟旅途之时,才去不过几十分钟,飞船上便已是二十三年过去……

这时候,同学们可悟出了自己对于诺兰导演将那首狄兰·托马斯写给病重父亲时之诗加入电影当中之用意的理解了吗?

我再加一句,同样是经由老教授布兰德之口所出的某句台词:

“我不害怕死亡,我只害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