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4.车手只需车与手,梦想与生活要如何取舍?(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泓烧鸭影视与动画评论类文章合集 ”查找最新章节!

两个月前,8月23日,香港知名导演陈木胜因鼻咽癌逝世,终年58岁。

这是香港影坛的一大损失,也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9月4日,陈木胜导演的追思会在香港举行,成龙、刘德华、古天乐、甄子丹等圈内一众大咖皆前往悼念。

陈导与我偶像刘德华共合作过三部电影,虽然次数不多,比不上另一位特别高产的“王导”…但这其中,有两部都是足以青史留名的经典之作。

而这三部,便分别是《天若有情》、《哗!英雄》与《新少林寺》。

在这之中分量最重的,自然是那部最经典的《天若有情》了。

《天若有情》,或全称《天若有情之追梦人》,是由陈木胜执导,刘德华、吴倩莲、吴孟达等主演的爱情电影。该片于1990年6月14日在香港上映,讲述的是一个黑社会青年华弟爱上了富家小姐jojo(?)的爱情悲剧故事。

这部电影是陈木胜作为导演的处男作,是吴倩莲作为演员的处女作,而就仿佛“初试清啼长空破”一般,一鸣惊人地给他们打开了在圈内的名气。

吴倩莲凭该作获得了次年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的提名。

罗大佑创作的同名电影主题曲,获得了“最佳电影配乐”与“最佳电影歌曲”的提名(但电影里的歌曲,我更喜欢的还是在刘德华烧车时、作为插曲出现的beyond乐队的《灰色轨迹》,虽然《天若有情》我也很喜欢)。

而吴孟达更是还荣获了最佳男配角,那是达叔的第一座金像奖杯。

该片给香港影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是至今仍令许多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巨作。

甚至还据说,正是这部电影带动起了“结婚穿白西装+白婚纱”的潮流,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个说法夸张了。毕竟在影片当中,华弟就是砸了一家婚纱店,才拿出来了两套、然后和jojo一起换上的,这不就是说明在电影上映之前,已经有过这种穿法了嘛。

我还跟我妈说过,我以后结婚也要这样穿,买辆摩托去这样飙,不过那可能就得是发生在另一个平行时空的故事了。

我说的是我能结婚,而不是能否穿上白西装、骑上摩托车。

不过这些并不是重点。

而这部影片,也不是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而只是前言而已。

前言

我是泓烧鸭。

之所以说《天若有情》是一部爱情悲剧,这是因为华弟和jojo最终没能在一起,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因为华弟死了。

情节我已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是他和达叔一起去捅同帮派一个想独掌大权的、叫“喇叭”的家伙(黄光亮饰演),然后两边同归于尽的。

都是黑帮片,这群角色的设定让我感觉有点像《旺角卡门》。喇叭比较类似tony哥,但是比他狂得多、不像他那么怂,而华弟和达叔的终局也跟阿华与乌蝇的死法差不多,阿华也最终没跟表妹在一起。

不过我觉得,他们就算在一起了,应该也不会长久的,毕竟阶级差距在那。这点很残酷,但毕竟是真实的。

这方面可以参考《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也是一个浪迹江湖的穷小子爱上了人生迷茫的富家女,他们不可能在一起。穷小子无法给富家女的家族带来任何帮助,而富家女想和他在一起,就只能放弃“富家”两个字。

意即是说,就算jack活下来了,和rose在一起了,他们两个接下来的故事也只会是一起浪迹江湖。

根据他们的性格和本事,他们多半也干不出什么大事来。

所以,编成jack为她而死了,然后rose用她的后半生去缅怀他,履行应下他的所有约定,在之后再次回到大西洋上时、主动的回到八十多年前梦里的那座游轮上,就会比圆满结局好很多,也确实感动了很多观众。

而穿着白婚纱在高架桥上追车的jojo,后半生估计也会是这样。

《天若有情》这部电影,据说是陈木胜根据自己年轻时爱飙车的经历、作出了故事的原型,赢得了杜琪峰、林岭东与王晶的认可,才最终成为导演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影片中的男主角华弟很喜欢飙车。

该影片最经典的镜头之一,也是刘德华与吴倩莲分别穿着白西装与白婚纱,骑着摩托车在马路上高速狂飙的那一幕,泪目了许多人。

陈导有没有类似的飙车经历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一点:他没刘德华帅。

而在十年后,在同样由杜琪峰制片与监制的另一部电影中,“杜导”致敬了十年前的陈导和自己,刻意的安插了这样一个片段:

这是由杜琪峰、韦家辉执导,刘德华、郑秀文等主演的《孤男寡女》,与《天若有情》相反,这是一部爱情喜剧。

而这个片段则是在影片的最后,男主角华少(刘德华饰演)将要错过与女主角kinki(郑秀文饰演)的时候,一位穿白西装、骑摩托车的神秘人(刘德华饰演)出现,把他带到码头,让这一对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不过这毕竟只是一个致敬的片段,摩托车在《孤男寡女》里也并不是重点。

而《孤男寡女》也仍然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其实我主要想评的还是另外几部电影,之所以铺垫这么长,是因为在开始写之前,才发现能一下子联想到的点居然有这么多。

好了,接下来我真的要正式讲到这部电影了,不跑题了,这篇文章的正题终于要开始了:

命运中何谓真假,是荣誉还是虚荣?

在《天若有情》之后,《孤男寡女》之前,两部电影上映时间的一个中间年份,还有一部电影上映。

而这部电影所得的奖项与提名,可是比这两部加起来还多。

同样是刘德华主演,刘德华在片中的角色同样很爱飙车,同样在次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中有一位“最佳男配角”获奖,以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与一位年轻的女主演“最佳新演员”的提名。

而这,便是由“演而优则导”的尔冬升执导,刘德华、梁咏琪、吴大维、钱嘉乐等主演的赛车题材影片——《烈火战车》。

尽管刘德华是我偶像,这部电影我也早有耳闻,但我也必须承认,我确实是前不久才刚在b站上把它看完,然后一时兴致来了、灵感来了,才打算搞出一篇这样的文章来的。

至于尔冬升的电影,我看过他导演的、他主演的,以及他客串的,甚至还写过文章评析过其中一部(详见我2017年文章《三少爷的特技》),可说是很熟悉了。

《烈火战车》在b站上有人的评价说,这部电影是尔冬升最商业的一部,我猜他肯定是忘了那部《三少爷的剑》了。

当然,可能是因为差距有点大吧,毕竟《三少爷的剑》没掀起什么波澜。

看完这部电影后,只我觉得当时年仅19岁的梁咏琪阿姨(大我22岁,叫阿姨不过分吧)是真的很美。她在该片中的装扮与妆容风格,跟二十年后《我的少女时代》里的宋芸桦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不过我还是觉得梁咏琪更美,至少在这部电影里是。

而且她居然比刘德华高,这是我真没想到的。

全职赛车手、飙车族阿祖(刘德华饰演)母亲早逝后父亲(秦沛饰演)管教方法不当,父子俩的关系疏离。阿祖离开家独自生活,生活状况并不如意,幸好有女友阿仪(梁咏琪饰演)在旁鼓励照顾。

这下你们看到了吧,这可是导演让我叫她阿姨的。

阿祖一向喜爱赛摩托车,经常相约父亲旗下的车手斗车比试,在开着摩托车追风逐电并战胜所有对手时可以让他获得满足感,渐渐地,他成了飙车族年轻人眼中的英雄。

在赛车场上,阿祖与david(吴大维饰演)成了莫逆之交。但在一次比赛中,阿祖在一拐弯处失事,昏迷了十天才苏醒,这次意外使他产生阴影、信心尽失,开始惧怕摩托车。

于是他放弃了赛车,回到与好友嘉乐(钱嘉乐饰演)开的摩托车维修店过着平静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嘉乐在一次飙车时不幸身亡,这激起了阿祖重新面对自己的勇气。

为了找回自己的信心与勇气,阿祖与david约定单挑飙车,这也是本片的“最终决战”,但正因这个决定,阿仪一气之下就要离开他。最后,阿祖没与david比完,便像《孤男寡女》中一样、非常浪漫的骑着车追上了即将打车去机场的阿仪,留住了她,为她放弃了赛车、然后相伴终生。

这便是《烈火战车》的故事。

与华弟与jack都不同,阿祖是可以与阿仪相伴终生、获得一个圆满结局的,因为他们是同一个阶级的。

不过那个结尾片段看似浪漫,其实搞笑更多。

因为阿祖的车撞坏了,他是骑着david去追阿仪的,但因为骑太快了,在找到阿仪并停下时已经被交警抓到了。于是他只顾着去挽留阿仪,就完全不管车了。

而阿仪看着他不在乎车被吊走也要留下她,就这样被他感动了,相信了他的承诺,选择了在最后一刻留下。

废话,那不是他的车啊,他当然不用管啊。

谢谢,有被笑到。

这片子看起来是部很商业的片,但其实对一些主题,还是有提出很深刻的思考的,这也是我看完后会想写一篇文章的原因所在。

命运中何谓真假,是荣誉还是虚荣?

阿祖之所以没与david比完,是因为在最后的一个路段时碾到了路上的易拉罐,导致了翻车。而之所以有易拉罐,是因为刚好那个时候,有位收垃圾的阿婆不小心把她收的垃圾车弄翻了,易拉罐就洒了一地。

而就在阿祖把车扶起、还想继续开动时,阿婆简单且随意的说了一番话,让他大彻大悟了。

阿婆说,她那个孙子也很喜欢骑这种车子,他还常看录影带,那些人呐,在一个场子里头一直绕圈圈,一下摔倒了,一下又爬起来,无不无聊啊…

无聊吗?

于是,阿祖停下了车子,因为他想到了死于飙车的嘉乐。

他开始觉得,自己从前的那些被飙车族们吹捧起的高度,可能都是虚假的了。

就像阿婆说的,一切的一切,绕了一圈又一圈、无非是又回到起点,跑得过风,却是跑不过时间。

就像自己常去那间酒吧的酒保(徐锦江饰演)摆在柜台上的一大堆奖杯一样,没有什么意义。

普通人很普通的一句话,就如惊雷一般,点醒了另一个迷茫中的人,很常见的手法了。用这样的方式处理的话,那么阿祖会放下他一直情有独钟的赛车、选择与阿仪在一起,就可以理解了。

然后,已经超过他的david绕了回来,两人开始坐下来,聊起了人生。

阿祖认为他很失败,他觉得他的心里只有飙车,忽略了他身边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人。

然后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阿仪今天要走,然后阿祖就骑着david的车上路了。

到了这个地步,阿祖终于悟了。

他明白了在他的命运中,所谓的荣誉其实都是假的,他所追求的胜利、尊严和自信,可能其实都是虚荣而已。

也许这便是尔冬升导演要向我们传达的思想与理念吧。

看完这部电影,有两个片段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但这个阿祖大彻大悟、然后和david坐下来聊人生的片段,却不属于其中。

这两个片段第一个,是阿祖在拐弯失事、昏迷十天时,影片进入的一段连续且飞快闪回的、持续时间很长的“走马灯”片段。

走马灯这种玩法很多电影和动画都用过,大家也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只看到影片的前半段,其实很多观众应该都很难看出来阿祖与宝叔(父亲)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因为拍得十分疏远,是几乎像仇人一样的夸张。但经过这段“濒死体验”的走马灯,至少就成功的给观众解释清楚了阿祖父子二人在影片中的设定。

而第二个片段呢,就是绝对令所有观众都印象深刻的“嘉乐之死”了。我相信钱嘉乐获得这个最佳男配角,也必定是通过这个片段。

嘉乐的死,是因为性情火爆的他一定要找david单挑,替阿祖挣回那因为他回归平静而逐渐消失了的面子和虚荣。但他骑着摩托车去追david的跑车,而且是酒后驾驶,于是,意外就发生了。

在一个多车路段,他来不及闪躲,一个拐弯躲避大货车的失误让他的车完全报废,他人也被卷到了车底下。

当时有很多弹幕提醒“前方高能”,我还以为是什么脑浆迸裂的重口级场面时,嘉乐却仍然还能动的,四肢上下完好无损的,从车底爬出、然后站了起来:

接下来,便是一个超过40秒的移动长镜头。

就在我们都以为嘉乐都没事的时候,却在他的言行举止之间,发现了隐约的不对劲,他情绪变得十分激动,他开始语无伦次,仿佛听不进周围人说的话。他开始挠身子,觉得口很渴…

就在david从货车司机处拿来水给嘉乐解渴之时——

噗的一声,嘉乐便突然口吐鲜血,直接将整个塑料瓶里的水染成鲜红,然后倒下!

原来他尽管是四肢完好,可却已经是冲击力导致内伤窒息,内脏破裂出血,变成个半死之人了。

这个时候即便救护车及时赶到,也已经回天无力。

而紧接着到来的,嘉乐的奶奶(夏萍饰演)得知他死讯的部分,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这一段的冲击力,更是绝对能让屏幕前的观众潸然泪下。夏萍也许也是凭这段表演,而获得了次年金紫荆奖与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提名的。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们也许可以解读出某些道理。

可是人类的命运是并不相通的,现实的人生并不像艺术作品里塑造的那么美好,而是永远残酷得多。

所以所谓的人生道理,可能也是并不相通的。

就像我没有刘德华那么帅,没有19岁时的梁咏琪这样的女友陪伴到最后,更没有像这样飚过车。

不过我跟电影里的阿祖仍然有一些相同点,是让我得以产生共鸣的:

那便是,我们都有一个追求甚至是超越巅峰的渴望与执念,以及一个从始至终都并不理解我们的父亲。

阿祖认为他失败是因为他觉得他心里只有飙车,而忽略了周围的其它。

而我虽然不认为自己失败,我也不觉得我心里只有码字,可我的人生,我的命运,仿佛什么都不必去忽略,而是只剩下码字了。

这就是现实比电影更残酷的地方,之一。

阿祖呢,起码有一个可以躲避严父的小修车店港湾,有一群可以一起飙车、生日时有送他礼物的酒肉朋友,有一个即便他很耿直、一直辜负着自己、却也甘愿陪伴着他照顾着他的美丽的女友。

我,或者说我们,这些都没有。

车手,车手,或许只需要车与手。也可以换算过来说,作为作家,只需要键盘和手,就像用猎枪自杀的知名作家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说过的那句话一样:“写作很简单,你只需要一台打字机,然后用生命去创作。”

这句话在四年前我刚见到时,就被我拿来当做了人生的座右铭之一。

可是,我真的只需要键盘和手吗?

好像现在的我,对于我的梦想与生活、也确实并不再需要做任何的取舍了,因为我即便什么也没忽略,我也什么都不曾剩下。不是我只需要键盘和手,而是我只有键盘和手了。

这个时候,追求梦想对我们来说、至少对我来说,确实已经很简单了。

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迷茫呢?我们还在迷茫什么呢?

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再取舍什么,而是只需去做一个决定、并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