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滑稽的兵败(2 / 2)

永乐记 萧红杏 1621 字 2022-12-22

李景隆的指挥部设在郑村坝,他虽然反应迟钝,却也知道朱棣离开北平必有返回的一天。在

郑村坝之战就此开始,朱棣的部队好吃好住,这回遇到敌人,那肯定是格外的精神,很简单嘛,养精蓄锐了这么久,终于有表现的机会了。

这边一声令下,呼啦一下,发疯似地猛冲过去;这下可苦了李景隆的军队了,本来他们在郑村坝就没好日子过:看着似乎是以逸待劳,实际上,每天都要轮番出去侦查朱棣的行踪,忙活得不行,好不容易把人盼来了,自己却劳累过度,和燕军一磕上,没有抵挡多久就渐渐乱了阵脚。

此时马三保明确指出,明军的要害就在于李景隆的中军,只要李景隆移动位置,便可趁其立足未稳之机以奇兵左右夹击,定可获胜。

朱棣经过思考,采纳了马三保的意见,并任命马三保为部将,一同参加战斗。

朱棣派出最强的朵颜三卫以中央突破战术直冲南军大营,这些蒙古骑兵果然名不虚传,以万军不当之势连续攻破南军七营,打得南军四散奔逃,这也深刻地说明,只要给得起价钱,是能够请来好外援的。

但毕竟李景隆的军队人多,靠着人海战术,和朱棣的军队从上午一直打到傍晚,杀的是昏天黑地,双方都死伤惨重。北方的冬天,天黑得早,这时候战场上已经基本上看不到对方了。两方的主帅只好鸣金收兵,也对,毕竟这是对砍的体力活,那时候不像现在,也不是搞什么团体娱乐活动,可以打个探照灯继续进行。所以没必要在晚上拼命,除了偷袭。

由于双方都损失太大,不久之后达成默契,各自收兵,朱棣借着这个机会安顿好了士兵,准备明天的大战。

李景隆收兵回营以后,越想越担心,越想越不对劲,担心的是朱棣这表叔诡计多端,会不会趁着自己人困马乏,半夜来偷袭一下;而且,经过白天这么一交战,一直没有指挥过大规模战役的小李同学总算是领教到了朱棣的实力。

而且在这大雾之天燕军还能一杀一个准,绝不会杀错自己人。这也得亏了李永乐红领巾的注意,红色是最艳丽的颜色,就像迷雾中的点明灯,燕军不会错杀一个人。如此明军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死在燕军的屠刀之下。

这样的情况真的是太可怕了,李景隆这回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老将耿炳文坚守不出战,不是因为老耿怕了朱棣,而是因为朱棣的骑兵部队实在是冲击力太强,再坚固的阵势,被他来回冲撞几次都得完蛋;因此,稳扎稳打的守城战是最合适的战略。

恭喜你,小李同学终于明白了。但已经太迟了,这时候的李景隆已经没有心情也没有战斗力再来组织一场像样的反击战。一拍桌子,手一挥:给我连夜拔营!

对,你没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堂堂的五十万大军统帅、北伐大将军、曹国公李景隆连夜逃离北平.....简直滑稽,滑天下之稽!!

顺便交代一句,北平城下的李景隆的部队还不知道咋回事,一直都在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地攻城不息,没有人告诉他们,李大将军已经往南撤退去了一直到第二天朱棣起来,看到对方李景隆的阵地上已经人去营空(估计多少也有些哭笑不得)。

那些攻打北平的仁兄也真是可怜,遇到这么个破天气,又摊上这么个破主帅,岂有不败之理。在城内城外的围攻下,攻城部队全线崩溃。

北平城之围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解开了。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