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齐王反(1 / 2)

永乐记 萧红杏 2207 字 2022-12-2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其实朱棣坐稳江山后,就开始敲打这些藩王,即使是亲弟弟也不例外。当时开封在黄河边上,黄河河床高于两岸的土地,一旦决堤,就有灭顶之灾。朱棣以此为借口表示“关心”:五弟,把你改封到洛阳吧(改封是一种变相削藩的方式)。

估计朱橚还沉迷在驺虞的祥瑞里,就随口回答:“我到开封后,已经治理过河堤,现在河堤相当坚固,洪水来了不会出问题,不需要搬迁王府,以免劳民伤财。”

既然周王不同意,朱棣也没有硬逼迫,要知道他可是有过造反之心的藩王。朱棣不得不防,突然有人检举,说朱橚要造反。但朱棣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二月,朱棣才把朱橚叫到京城,把举报材料拿给他看。

朱橚看了材料后,彻底明白怎么回事了,赶紧低头认罪,朱棣也没有惩罚他,让他回去了。朱橚回到开封后,立刻写了个奏章,表示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当年先皇赐给的三护卫根本不需要使用了,请皇帝收回。朱棣看了很高兴,便收回了三护卫。

所谓三护卫,并不是三个卫兵。根据朱元璋当时的规定,藩王都享有三护卫的权利,一个护卫是一支护卫军的总称,兵力在三千到一万九千人不等。

周王、宁王、齐王这些大藩三护卫的总兵力基本上都有五万多人,而且宁王的兵力更多,包括著名的“朵颜三卫”。不过那也是建文时期的宁王罢了,朱棣登基之后怎么可能继续将朵颜三卫给宁王,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嘛。

朱棣是依靠他的精锐三护卫起家的,所以,他对藩王的三护卫一直放心不下。在巩固了皇位后,朱棣对藩王们就没那么客气了,软硬兼施,通过一系列手段,逼迫周王等诸位藩王交出了三护卫,基本上剥夺了明太祖赐给藩王的军事权力。

朱棣以反对削藩而“靖难”造反,但造反成功之后,居然完成了建文帝未能完成的削藩大业,这便是一个饱读军法和一个饱读诗书的区别。靠手段,脑力解决了这些一直困扰朱允炆的难题,可见朱棣的英明之处!

周王难得来一次金陵城,自然也要去看望下他最记挂的人。他独自一人去了妙锦楼,在知晓沈家的一系列事之后他十分担心沈通。周王并未直接了当的出现在沈通面前,只在二楼一角落里很是低调的远远的看着他想了一辈子的人。

他并不想打扰他现在的生活,他把妙锦楼经营的有声有色周王心底里为他开心。只是,他们只能隔着一堵无形的墙,透过这堵墙他看到的不是沈通,而是他那颗不能补好的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谁都可以遇见,可你是我的初见。那些年我走过的七彩年华,遇到过很多人,而唯独你只停留在了初见无法再进一步,初见都是美好的,若是不能在进步一步,不如不见。

周王看着沈通忙碌的背影,自言自语道:“你可知有种药叫忘忧?你可知为什么叫忘忧?据说吃了这种药,会连自己的儿子都可忘记,又何谈夫婿、爱妻?我不信,吃了,却没有忘记你,所以,我把卖这种药的人杀了,怕是有天有人给你吃了这种药,让你忘了我。怕到时,你就真得想不起来了。虽然这段记忆对你来说,并不那么美好!可我却不愿,你将我忘记!”

周王抬起雾蒙蒙的眸子,有些对不准焦距的对上沈通。此时沈通也从那边忘了过来,沈通呼吸一紧,眼含不可置信的望着周王,但见周王眼神迷离。周王瞧见沈通看过来的目光,惊喜与慌乱混合到一起,即使大江大浪里翻过来的周王,也不免有些难以控制。

周王满眼迷雾的望着他,喃喃道:“沈通,我梦见你了,可却你变成蝴蝶飞走了。我紧追着可怎么也追不到,你越走越远,纵使我如何追如何喊你便是不肯停下脚步,远远的飞走变成一点星光消失在天际。”

只觉得心中五味掺杂,不由得泛起苦笑,收紧了手臂,转过身子再不敢看沈通一眼,武断的离开了妙锦楼。今晚来见沈通,为的便是引他相思,莫不要将自己忘了才好。其实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难舍的情丝,难舍的爱意,对于那些得不到的人最好,还是如来时一般干干净净,不会带走一丝云彩。

李永乐也听说齐王要造反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也不知他为何要造反。当初最支持朱棣靖难便是齐王,也是齐王最推崇朱棣做皇帝,在齐王的心里朱棣这位四哥便如同神一般的存在。他根本就没有要造反的理由,他性格随心的很,并不在乎那些名利,名留青史这些表上的东西。

况且他十分讨厌战乱,虽他是个不靠谱的王爷爱玩爱没规矩,却是个心存百姓的人。乱世必血雨腥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他看着那些受苦的百姓总是于心不忍的。如此,为何他会造反,难道连一向逍遥的齐王也想当皇帝吗?或者他只是想为了报复我?

朱棣回来的时候,李永乐双唇发抖,率先问道:“皇上,齐王之事是真的吗?他是认真的吗?”

朱棣皱眉却清浅一笑,道:“放心,齐王只是一时鬼迷心窍,朕会劝导他。”李永乐很早之前只看过朱棣一个人的历史信息,并未查看其他几位王爷最后的结局,所以他并不能知道哪些人的结局会如何。

李永乐知晓这造反是何等大罪,可不是一件小事,朱棣如此轻松的与自己说只是不想叫她担心罢了,想到此面色越发难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