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3.历史并不枯燥,反而十分有趣——评电视节目《糟糕的历史》系列(2 / 2)

同样是鲜肉,对比国内,这差距也太大了。

第二位,就轮到被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为“ben叔”的ben willbond(本·威尔邦德)了。这位帅叔叔一样既是演员,也是编剧,会讲英、俄、法三种语言,会拉小提琴,还曾经留学斯坦福大学与牛津大学…

您瞧这张帅脸,更得劲吧?

ben叔与其他几位主演一样,能唱能跳,也能编剧。而在剧中他最令人称道的角色,自当得数他自第一季第二集开始扮演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了。这位结过六次婚、带领英国脱离天主教、胖达三百斤的大英朱厚照(而亨八确实与朱厚照同年出生),被ben叔演绎得是活灵活现。

第三位则是全剧死神的饰演者,拥有一口富具磁性的嗓音的simon farnaby(西蒙·法纳比)了。同样的,他也身兼演员与编剧,在《hh》中给观众们留下了许多印象深刻的角色,并且被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为“simon叔”。

您瞧这张脸,也很得劲吧?

simon叔在《hh》里留下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除了如戏精一般、不会令孩子们觉得可怕的死神外,还有向波塞冬宣战的罗马帝国疯子皇帝“卡利古拉”,数国王之歌里领衔开唱的“征服者威廉”,以及主持着“克里夫的白色谎言”节目的主持人“克里夫·怀特利”等等…

除了他们三位外,《hh》中还有许多优秀的演员。

比如被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为“小胖”的jim howick,在第三季第五集饰演法老“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并大跳劲舞的martha howe-douglas,在每一次恶搞bbc新闻的“hhtv news”栏目里进行光速饶舌、即便是到了逍遥音乐节现场也能无缝不错词的laurence rickard等等…

出于文章篇幅,在这里就没法一一完全介绍了。他们的表现具体有多精彩呢,同学们亲自去看看就能知道了。

这部电视节目在目前各大主流视频网站与软件都能看到,作为b站孝子,我当然是建议大家在b站看了。不过遗憾的是,b站的第4、5季没有英语原声配音,而且也没有第7季。

所以我就去腾讯视频看了第4、5季,在优酷看了第7季。

友情提示,其中第六季第六集还有英国老牌喜剧演员罗温·艾金森(憨豆先生)出演亨利八世、并演唱恶搞猫王名曲的《a little more reformation》哦。

《hh》的特色之四,重口恶臭的画风:

一路看下来到这里,想必同学们会发现我好像一直在夸《hh》。

然后在看到这个标题时,忽然愣了一下。

没错,如果同学们看到这里、想去感受一下具体有多好看的话,把七季全集都看完了的我,在这里就好心提醒一下、也让同学们可以做好一个心理准备:这部剧的第四个特色以及“优点”了,它的画风,其实是非常重口、不适合下饭的。

具体有多重口,大家去看看就知道了。

还记得我上文提到过的,为什么要对“儿童节目”四个字打引号吧?而这就是原因所在,因为它的重口画风在我看来,其实并不适合儿童。

可它居然还能收获成功,并且一直播出到了第七季…

对此,我很怀疑大不列颠的孩子们,童年是不是充满了味道…

尽管历史十分有趣,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在绝大多数方面、古时候都必然是落后于现代的。其中最主要的,即是那些不完善的卫生系统、医疗系统与排污系统之类,因此所带来的,也注定是各种惨不忍睹的恶心画面。

而历史,要的就是纪实。

所以《hh》剧组在展现这些方面时,便是毫不遮掩,一块马赛克都不打,把那些最恶臭、甚至血腥的部分都以十分写实的方式拍了出来。相比于一些把古代描绘得有多么梦幻的古装剧、穿越剧等,《hh》在这方面可说是非常实际。

比如有着各种用途的各式样的牛粪、马粪、猪粪,以及许多诸如断头断手断脚的、奇形怪状的伤口的画面…

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

屎、血、尿、屁。

除了正常的历史场景重现外,那些重口场景还在“愚蠢的死法”、“历史医院”、“盛宴美食秀”与“历史版牙医”等特色栏目里进行了更充分的演绎,几乎令观众们是可以隔着屏幕、就闻得到味道的程度:

不知现在通过我的文字,大家有没有闻到一些味道呢?

这也是这剧最神奇的地方,就是画风已经如此重口恶臭了,却仍能被定位为儿童节目,并且收视率长盛不衰,然后还能将这样画风延续完整的七季之久…

大不列颠的孩子们看的东西,真的挺神奇的。

换作是我泱泱中华,这种节目只怕是即便定位了18禁,也得进行各种删减屏蔽马赛克,完全失去原味。

但是哪种味道更好呢?这就看观众们个人了。

至少我是可以接受的。

可以说这独特的画风呈现方式,既是它的缺点,也是它的优点。但无论如何,这当然还是它的特色之一。因为任何一部艺术品当中,只要有任何一个细小的部分产生区别,都会让它变作另一个样子,让它产生差异。

而它所带来的名气与影响,也就会与原来的不同。

总结与思考

正是这四个区别于其它同类型影片的特色,使《hh》独立于其它的儿童节目、在观众群中开辟了独属于它的领地。虽然在国内它比较冷门,但b站仍然有买下它的播放权,它的前三季在b站上也皆有超过9.6分的高分评价。

在我看来,它绝对是值得这个分数的,甚至更高。

不过在看完之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们中国能否拍出这样的片,用这样风趣幽默又写实的方式、来科普我们这比他们英国还有料得多的历史呢?

不知同学们是如何想,至少在我看来,是并不可能的。

虽然如今我们已有了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口水三国》、《如果历史是一群喵》、《追风者》等动画,但这些却都只是动画而已。若要说真人的,我也只知道一部《历史那些事》,看起来似乎有些搞头,然而其实,我们还是只能拣出这些历史当中光彩、最不济也只是普通的一面来讲。

像《hh》这样把屎、血、尿、屁等各方面也能拿来正经的拍摄和播出,开历史上各位国王皇帝们的玩笑,把沉重的战败与土地沦丧用轻松的态度提起,我们还是做不到的。

不是我们拍不出,而是当下的条件,并不允许我们拍出。

首先,经历了近代艰难的复兴之路后、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民族自豪感,并不允许我们拿自己的过去去开玩笑,想想这些年各种“抗日神剧”为何一直能大行其道就能明白了。别说那些老人,即便是我本人,也无法接受。更别说那些活跃在各大评论区的各式“精啥孝子”的各种震怒与落泪了。

其次,我们的市场无法让这种正经的科普节目生存。

现在的影视环境是怎么样,大家也都看到了。能获得高收视率高票房的影片,除了主旋律外,绝对没有一部能是正常且严肃的科普类,尤其还涉及到历史题材。那么现在的主流观众都喜欢些什么呢?

我觉得除了个爽字,也再想不出什么。

就算民族先辈的路再是如何用铁血浇灌而出、是怎样艰难的走来,在他们的脑内,他们也幻想着能一朝夺宝成神,美女环绕,继承遗产之类。属于中华民族的斗志,在爽文的荼毒下,被腐蚀得千疮百孔。

不过我还是得承认,在写这段文字时,我其实因为自己的经历、掺杂了十分强烈的个人情感在其中。

至于具体是怎样,同学们就凭自己的眼光去理解与认同即可。

再者,我们中国的历史虽然更详细更励志,更有得来讲,但就似乎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是雷区,都不能触碰到一般,属实是非常遗憾的一点。

就比如曾经是我童年的经典漫画《乌龙院活宝大长篇系列》在改编为动画后,连秦朝都不让提,索性编出了个“恒王朝”来。当初我在看到那个恒字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直接退出去了后。

我可以想象,接下来的内容将要被改得有多面目全非了。

所以,若想要类似《hh》一样风格的节目能在中国出现一部,除非等当前市场的大环境发生改变,否则就是绝无可能。

总之,太沉重的话题还是到此打住了吧。

不过呢,既然我今日会写下这篇文章,那么为了八十多首洗脑上头的歌曲,为了古今结合的各种特色栏目,为了几位主演们的演技与帅颜,为了用更有趣的方式学习本已十分有趣的历史…

我的意见,自然也是大力推荐大家去观看这部剧的。

当然,越是熟悉历史或懂英语的朋友,就越是能get到其中的笑点、被逗得捧腹大笑停不下来。

去看一看吧,保证你能笑得停不下来。

我是泓烧鸭。

此致,敬生命,敬斗志,敬梦想,敬自己。

——泓烧鸭

——完成于2020年10月6日星期二凌晨4时25分,根据地网络生活馆e区160号机(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