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不送离别(2 / 2)

永乐记 萧红杏 2271 字 2022-12-22

东昌,朱棣此时仔细勘查地形,他记得李永乐说过燕军将在东昌有大难,他必须小心防范。这次他遇上了自起兵以来最强悍的对手:盛庸和平安。

盛庸和铁铉也明白,朱棣麾下的燕军,加上朵颜三卫的职业骑兵,在大规模对阵作战中,最大的长处就是冲击敌人的军阵,打乱步兵的部署。

而自己手里头的朝廷军队,不要说没有像样子拿得出手的骑兵部队,就是有,战斗力也远远不如朱棣的军队。在如此强大的骑兵面前,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盛庸曾多次在阵中看到过朱棣的身影,朱棣那快速的进攻和突破,选择时机的突然性和准确的战场判断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当他看到朱棣身先士卒,率领他的精锐骑兵来往纵横,无人可挡的雄姿时,他都会产生无尽的感慨和疑问:这个人是可以战胜的吗?

盛庸和铁铉在军帐里仔细研究了朱棣的作战风格,冥思苦想之后,两个人得出一致意见,一个字:围。怎么围?这个时候的战场形势,从人数上来说,还是盛庸这边占了优势,这就给了他有力的人员条件,可以调动兵力对朱棣的骑兵进行分割包抄,把冲入军阵中的骑兵包围起来一个一个地吃掉。

朱棣是个军事天才,但天才也有栽跟头的时候,这一回,天才的跟头栽大了。即便有未卜先知的神人也改变不了历史的转动的巨轮!!

“大将军,此时召我等前来,是不是已有破敌之法?”铁铉近前问道。

“我确实想出了一条计策,只是能否破敌却还是未知。”虽在与那铁铉说话,眼睛却依旧望着远方。

“噢?不知是何计策,还请将军明示。”铁铉看着盛庸,“大将军,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做。”纵人纷纷问道。

“平安将军,你呢?”盛庸转而问平安的意思。

“末将随时听候大将军调遣。”平安的回答很是简单,简单到让盛庸有些意外,他知道平安是个有勇有谋的将才,也曾亲眼见识过他的厉害,而他今儿却为发表任何意见,只是说会听从自己调遣,不免让盛庸觉得有些意想不到。

“好,现在我说一下接下来的布置,铁将军都督你留下守城,我只给你留五千兵马,其余的我要全部带走。”

“只留五千人,大将军,这,这也太冒险了吧。”铁铉一听盛庸说要让自己带着五千人镇守城池,这要是再遭遇燕军攻城,那无异于是送死啊。

“铁将军听我把我把话说完,明日我会率大军与燕军决战,到时候,如果还会出现燕军兵临城下的情形,那就说明我们败了,而且是全军覆没,到时候,你就弃城而逃吧。”

“什么,全军覆没、弃城而逃,大将军你,你这是想要拿全军将士的性命去赌吗?”盛庸的话是越来越让铁铉惊愕了。

“对,我是在赌。”

“那,那万一赌输了呢,不,不可以这么冒险,我们……”

“我意已决,无需多言了,只要按本将军说的去做就好了。”盛庸知道再如何解释,那铁铉也不会同意,便只好以自己大将军的身份来命令他,他不喜欢这样,但除此之外,又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让那铁铉按自己所说的去做。

盛庸静静地看着他的将领们,慢慢的,将领们也终于安静下来。此时盛庸终于开口说话:“我相信诸位绝非贪生怕死之辈,燕王确实厉害,但若一味死守城池,待其侵掠而来又席卷而去,我等为人驱赶,何日方休!但请各位齐心协力,与其决一死战,胜负虽未可定,忠义必可留名青史!”

按照盛庸的安排,铁铉领原来自己属下的五千兵士守城,其他将士连同盛庸带来的二十万大军一起在夜里子时出了东昌府,严令在天亮前部署好一切。

平安也曾在朱棣身边作战,他对朱棣的作战方式也是了解的,而那朱棣每次交战,总爱袭击敌军侧翼,当然这一次也不例外。盛庸摆下了一个自称是井字镇的阵型,自己坐镇中军,一位将军和平安二人分别镇守左右两翼,他的计划就是将朱棣诱入中军,围而歼之。

这一夜,没有风,空中弥漫着一丝雾气,开始只是淡淡的一层薄雾,后来便渐渐的浓了起来。黎明尚未来临,无尽的黑暗依旧笼罩着大地,昼夜更替乃自然常理,纵使夜再黑,黎明总会来临,只是心中阴暗何时才可除去呢。

“大将军,现在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只是如何才能让朱棣同意与我们决战呢?”对于盛庸的计划,平安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你想要与朱棣决战,可是那朱棣未必肯啊。

“这个平安将军不必担心,此次战争,我们拖不起,那朱棣更拖不起,所以,只要我们的战书一到,那朱棣定没有不接之理。”平安所烦心之事,对于盛庸来说不足为意,他所关心的不是朱棣会不会来,而是如何才能将那阴险狡诈的朱棣诱入自己的包围圈儿。

“大将军,那明日战事一起,我们该怎么做。”一将领问道。

“朱棣此人,在两军对垒时,善于突袭敌军侧翼,这一点,我想平安将军也应该知道。”盛庸说到此处看了看身旁平安,平安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因为屡试不爽,所以,朱棣几乎将此种打法当做是交战必备的了。”

盛庸续道:“正是如此,所以,此次两军决战,朱棣一定还会故技重施,明日,无论朱棣突袭陈将军镇守的左翼,还是平安将军镇守的右翼,被突袭的一方都必须故意战败,而后从侧翼将朱棣诱入中军。再而后,我们便可乘势围而歼之。只是,只是朱棣久经沙场,恐怕不会轻易上当的。”

“若是那样,又当如何?”陈将军问道。

“那就试着主动出击燕军,逼朱棣放弃侧翼战术转攻我中军大帐。”盛庸指着沙盘上中军的位置,眼神里尽是冷毅,似乎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

黎明前的黑暗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那是一片落满的林间小径,那弥漫着的雾气似乎将周围的一切都凝固了,没有莺歌燕舞,没有花香虫鸣,就连一丝风声的都没有。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