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今日就是你的死期。”盛庸看着战局蔑视一笑!
此时在包围圈外,还聚集着朱棣的大批士兵,但由于主帅被围,大家都不知所措,经验告诉我们,关键时刻总是会有英雄人物出现的。
张玉与朱能两人决定,由朱能作为后备,张玉作为先锋。分成两队,杀入军阵中寻找朱棣。正当朱棣命悬一线时,英雄来了,此人便是朱能将军。朱能实在是少有的勇猛忠义之人,也出了名的不要命,之前他曾有过带领三十余人追击数万大军的光辉记录。这一次他也没有让朱棣失望,左冲右突之后,他居然在乱军中找了朱棣,并和他一同冲出重围。
此时远处指挥的盛庸怒不可遏,他没有想到自己花心思设计的圈套居然还是被朱棣跳了出去,既然朱棣已经逃走了,那就去攻击燕军士兵,一个也不要让他们溜走!所谓有失必有得,盛庸设置的圈套虽然没有能够套住朱棣,却套住了另一个人。
张玉集结了骑兵,大喊一声杀了进去。这次,张玉带领的骑兵比较多,而且,救主心切,战斗指数自然是嘭嘭嘭往上涨。盛庸这边的军队,本来是把朱棣包围的好好的,正打算收网捞鱼。没想到背后被张玉带领的骑兵这么一敲打,就那么一瞬间,乱了阵脚,很多原来围住朱棣的朝廷军队,立刻转头来包围张玉。
此时朱棣已经被朱能救走,可苦了还在包围圈中的张玉,张玉本来可以自己突围出去的,但他的想法是要在敌阵中寻找朱棣的下落,接应朱棣出去,否则自己就是失职。一开始移动速度还比较快,当盛庸调集的军队越来越多,兵力都被吸引过来的时候,张玉支持不住了。大将张玉,遇到了自己这一生最大的,也是最后一次的纠结。
而杀红了眼的南军士兵眼看着到手的鸭子飞了,正想找个人发泄一下,而张玉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于是众人一拥而上,人手一刀,把张玉砍成肉酱。此时以往被朱棣追着跑的将领们都意识到,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的时候到了。他们不需要盛庸的动员,拼命追杀落水狗,北军随即一溃不可收拾。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确完成了自己的职责,把朱棣带出了敌阵。通过吸引敌人注意力的方式,把危险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战场从来不缺少一样东西那便是战士们的鲜血,张玉紧紧握枪杆,就如握住了救命稻草。轰轰的炮声还在继续,许多人从他身旁一跃而出,随着一阵激烈的打斗和惨叫,将他的鲜血泼洒在了战场上。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破鼓总有万人捶。在这全军败退之时,偏偏朱棣的另一个克星平安又率部赶到,与盛庸合兵一处,追着朱棣跑。一生几乎从未打过败仗的朱棣,这一次的失败打击对他来说破重破显得狼狈!
经此一役,朱棣苦心经营的燕军精锐大部被歼灭,元气大伤。东昌之战成就了盛庸的名声,他不畏强敌,敢于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意志挑战当时最优秀的将领朱棣,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打破了朱棣不可战胜的神话。
张玉战死,朱棣甚为伤心,而东昌决战的失利使得燕军他们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最后朱棣带着剩余的人马回了北平!
东昌一役,盛庸大获全胜,消息传至京师,建文帝闻之大悦,又于建文三年正月复齐泰、黄子澄官职。
春节来临,金陵城里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朱允炆不仅宴请百官,而且专门表彰了盛庸铁铉的丰功伟绩;而在北平城里,受了沉重打击的朱棣更多的是待在自己的王府中反思,这一次的大败仗,给这位未来的皇帝敲响了警钟。现在他知道了,朝廷里面也有猛人(估计在这时候,朱棣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抓住盛庸五马分尸),跑了个无能的李景隆仅仅只是表象而已。看来是自己轻敌了。
东昌大捷,朝堂上下一片欢愉,而盛庸高兴不起来,虽然他此次击退了朱棣,却未能将其全歼,朱棣的势力依然存在,用不了多久,他便会卷土重来。
接到朱棣回来的消息,李永乐便在北平城墙头早早的在哪里等。这日空中还飘着细细白雪,当她看到朱棣的军队进城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个黑着脸的面孔。朱棣剑眉微皱端坐在骏马之上,不知在思考着什么,他甚至没有看到立于城门旁的李永乐。
朱权也是同样的愁眉苦脸,他倒是眼尖在人群中瞧见了李永乐却眉头更是一皱,与李永乐对视勉强浅笑。李永乐知道,这次朱棣大败且丢了一命大将,张玉。她想朱棣一定再为失去张玉这么一个得力助手,而苦恼伤心着吧!
朱棣回到燕王府时春节已过去,只因燕王打了败仗全府上下没有一个敢大喘气的,就怕撞到枪口上丢了小命。他脸色依旧未变寒若冰霜。他一回府就在书楠与道衍和尚在里头许久未出。
这位高僧依然是灰布灰帽,不紧不慢地说着:“王爷,新春已经过去,王爷打算下一步怎么作战?”
“以高僧之见,方今形势当如何动作?”朱棣反问道。
道衍也不含糊,直截了当:“以老僧看来,我军虽遭东昌大败,张将军战死沙场,我军士气大挫;但为今之计,王爷切不可久留于京城,否则则将士再无战心,我军危矣。”
朱棣似乎有点厌倦了这种生活,他又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道衍,这个始作俑者此刻似乎变成了一个与此事毫无关系的人,他摇摇头,苦笑着对道衍说道:“此次靖难如此艰难,实出意料,痛失张将军本非我意。与朝廷对抗本王满身骂名,即便是本王得胜在百姓后人眼里同样是个谋逆的逆贼,顾此本王还要继续吗?
我本以为靖难是为兄弟们谋福,为心爱的谋个人保平安,却不想张玉为我而死。若是皇帝能赦免我的亲人,我倒是宁愿同大师一般常伴佛祖,倒也不失为一件乐事。”朱棣能说出这番话,可想而知这次东昌之战对他的打击多大。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