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诛十族(1 / 2)

永乐记 萧红杏 2042 字 2022-12-2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永乐,如今这般情况让我如何安心,这位置谁坐多可,偏本王做就名言不顺,史后又该如何议论本王得失。不如,十七弟....你....同是洪武帝之子,这龙椅同样可得。且,十七又同本王一起靖难甚是有资格登上宝座,不如便是十七吧!

本王从前与十七说过,平分天下,只要十七弟登宝之后莫要亏待了哥哥便是。”朱棣见李永乐总昏迷不醒,无心皇位,只盼着心爱的人早日醒来与他隐蔽山林,如此也可堪称一桩美事。

朱权和道衍介是一惊,朱权感到恐慌就差点跪地磕头了,这皇位他那敢坐啊,便说道:“四哥,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四哥你是当之无愧的,四哥为之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多少次命悬一线,多少次功败垂成,才换来了今天的胜利和成功。

若是有人敢不服,那就清除那些反对四哥坐上皇帝宝座的人。历史,自当有胜利者书写才是。再说了,不是四哥谁还敢做那个位置,谁又有那个资格?”

道衍看着宁王眯眼,没想到善谋的宁王朱权竟能说出这番忠臣之言,从前倒是小看了他。勾了勾唇角:“宁王所言甚是,若是王爷无意,那这朝廷怕是要引起动乱,到那时王爷怕是自顾不暇,而永乐姑娘如今的模样也不易大动只好是静养,若是朝廷有大变故怕是王爷恨难照顾的得当,到时更是伤了她。

为了永乐姑娘的安慰,王爷也该担起大任。”没办法了,道衍只能搬出李永乐来施压给朱棣了。只希望他能有所动摇,这打了三年多的战他来句老子不干了,你不干谁敢做皇帝啊,你燕王那么强势,万一你那一天心情不好再来个靖难二点零,那就尴尬了。

朱棣眸光一闪,思了半刻,负手而立看着远处,那样的天地皆无,唯我独在,只说道:“前往孝陵拜谒!”此言一出,朱权和道衍皆是相继面露喜色。

“王爷!”在朱棣抬腿要出门之前,千荨轻喊了一声。朱棣淡淡地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她,轻挑了下左眉。千荨对上的是一双深邃无垠的眼眸,浓黑的瞳仁如墨,泼洒出锐利的锋芒,他盯着自己,便有一股逼人的气势排山倒海而来,令人呼吸一猝。

“你留下好生看好永乐,若有变故立刻派人通报。”又微微侧头扫了一眼楼炎冥,剑眉间凝着一股盛气凌人的霸气,他就那么站在那里,不动不言,浑身都有一股天生的尊贵和威仪散发出来,似天生的王者,气场很是强大,目光闪了闪:“仗着五十!”这才抬脚离开。

先谒陵还是先即位,看上去似乎关系不大,其实有着不可忽视的政治影响。拜谒父皇的陵墓后再即位,表明自己是继承太祖的皇位,而不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这对通过三年战争夺得帝位的燕王来说,实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天下臣民的心理上,这样至少可以增加一些自己是合法继承人的色彩。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朱棣还决定于南京附近的阳山开采巨型石材,在孝陵为父皇树立一块撑天柱地的“神功圣德碑”。全国先后有万余工匠被征调于此日夜开凿,从碑额、碑身到碑座的三块石材已大体成形。后来,总重量超过三万吨的石材终因过于庞大而无法运输,被弃于阳山西麓,欲立犹仆于蒿莱之中。

这时再来说说书生中的扛把子,方孝孺。那个时候的方孝孺已经名满天下,在朝中也极有威望。朱棣并不想杀掉他,因为先前朱棣答应过道衍和尚,

不杀方孝孺。只希望他能为自己起草诏书,这样一来天下的读书人也都会心服口服地承认了他。于是他在大殿召见了方孝孺,方孝孺很快就应召而来,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到最后演变成了一场历史惨剧。

方孝孺踏进大殿,并没有行礼,直愣愣地站在原地,毫不畏惧地盯着朱棣。

“呵呵...先生能来真是太好了,本王已在奉天殿里已经找到了皇上的尸体,国不能一日无君,还请方爱卿立马写一份诏书吧。”朱棣和气的与他说道。

这句话激起了方孝孺的愤怒,他应声问道:“皇上在哪里?!”

“自焚亡了”燕军在乾清宫内找到了一具身着龙袍的尸体,这龙袍尸体是王喜假扮,虽然已经烧焦得无从辨析,可此时这已经不重要了。

“……”方孝孺沉默了,片刻后居然对着朱棣大哭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念叨有词,虽然朱棣听不太清,但大致意思也是说,若他不起兵攻入皇宫,朱允炆是不会死的。

这一情况让朱棣极其尴尬,他好着脾气劝说道,“方先生无需这样,本王只是仿照周公辅政而已。”

这话一出方孝孺立马不哭了。他直勾勾地盯着朱棣,问道,“不知太子现在何处?”要写诏书可以,但怎么轮也轮不到你朱棣。

朱棣冷哼了一声,斜了斜嘴角:“自焚而亡。”

“那皇上的兄弟呢?”就算没有太子的份,朱允炆也是有兄弟的。

“投河亡之。”他的嘴轻轻一动。怎样死的不重要,反正没命做皇帝就是了。